站内导航

  • 首页
  • 综合

    劳民伤财你们也太看得起马拉松了

    2025-10-09 23:30:43



    大家莫只看到马拉松近十余年来在国内的火,在这背后,杂音甚多。
    尤其近几年,舆情成了马拉松的痛。所谓的舆情,可能是个技术性失误,或许是哪个细节有纰漏,放在一场庞大的赛事体系中,再正常不过了,怎能架得住大家拿着放大镜在审视马拉松呢?
    更有甚者,对马拉松一知半解,凭感觉下了很多结论,都成了马拉松的“恶”。其中我认为最严重的,就是动辄声称马拉松劳民伤财,有这钱干点什么不好,比如花在民生上,盖盖医院、学校之类的。
    马拉松能够发展到眼前的程度,根源是有需求。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达到一定水准后,对健康的追求成了新的重心,马拉松便是一种集中体现。



    你看那么多体育项目,有些在国内群众基础也要好于马拉松,这么些年,没有一个项目能够产业化,而马拉松做到了。
    就是这两年马拉松从管理上不断地在“收”,却收不住,为什么?因为马拉松是市场化的产物,靠高压政策,也压不住啊。除非一刀切,都别办了,可是谁敢这么说呢?
    大家都知道,办一场马拉松要花不少钱,顶级赛事好几千万,中小比赛几百万。可能在很多人的认知中,办赛的钱都是作为主办方,政府出的钱,这不就是典型的劳民伤财吗?
    毋庸讳言,很多马拉松赛事在起步阶段,政府的确有财政支持,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。在赛事成长起来后,如今的顶级赛事,政府不出一分钱,都已进入盈利模式。大量的中小赛事,有的主办方会有几百万的招标预算,有的就是0元标,实质上跟劳民伤财八竿子打不着。



    谁把钱花了
    现代体育,真是烧钱的游戏。
    像奥运会、亚运会、全运会这类大型综合运动会,可真是花钱如流水,马拉松跟其比起来,九牛一毛都算不上。
    就是各个项目的世界级、亚洲级比赛,在哪个城市办一届,花的钱也不是个小数目。全国性的各类比赛,有些有经费,往往不够,举办城市要补齐差额的。
    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,招商比较容易,但绝大多数项目,没有市场化,其办赛的各类经费,不都得靠各地的财政拨款吗?




    当然,一座城市通过举办世界级大赛,可以扬名,不是有些城市热衷于打造体育名城之类的,频频承办各类赛事,背后实际上都是拿钱来堆的。
    包括全民健身,很多项目也都有经费、补贴,好多组织、团体都可以申报、申请的。单笔的金额可能不算高,但笔数多的话,也不是个小数目。
    马拉松也属于全民健身啊,政府视情况有部分的财政支持,合情合理。不过就国内马拉松的现状看,支持力度在一年年底降低,而且降幅颇大。
    跟其他项目比起来,从数额上,如今城市花在马拉松上的钱,算是个小数字。更何况,很多地方连这个小数字都不出了呢。




    花市场的钱

    很多项目的赛事,如果经费不到位,那是压根办不起来的。马拉松因为项目属性不同,属于大众参与型,商家愿意赞助,国内也已形成成熟的赞助体系,顶级赛事靠市场,是完全没问题的。
    这两年,好多顶级马拉松赛后都会公布一堆数据,包括给城市带来的收益,都以亿计了。算小账,赛事是盈利的,算大账,城市更是赢家。
    商家推崇流量,马拉松中就充满着流量。马拉松比赛中的一个细节、视频,都有可能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。通过马拉松这个平台来展示自己,很多品牌从中成长迅速。
    据了解,某场国内顶级赛事,不只是没要政府一分钱,每年赛事从收益中,还给城市缴一笔费用。
    国内当下大多数顶级赛事,都掌握在国资背景的运营商手中。像中奥路跑、东浩兰生、厦门文广等,近几年好多省会马也被当地国资企业接手,他们赚的钱,不都是国家的?
    大量中小赛事,办马拉松目的性很强,就是为了流量。别看地方小,只要赛事办得好,有特色,一样能吸引大量外地跑者,马拉松经济这本账,算得很精。
   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,马拉松都算不上一个劳民伤财的项目,反倒是最广泛的全民健身大舞台。相比那些欣赏性的专业赛事,马拉松更具烟火气,也更被市场认可。
    给马拉松扣顶劳民伤财的大帽子,委实有点冤得慌。明明一个利国利城利民的大众跑者大聚会,被污名化到这样的程度,真的是不办马拉松了,这个城市的一切就会变得更美好了?